首页 > 人文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打卡扬州丨 纵能腰缠十万贯

【编者按】古代和现代一样,发行货币是国家权力象征,地方若非中央允许,是不得私自铸造铜钱的。唐代中期,由于发生“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为应付巨大的军费开支,唐王朝累变钱法,搜刮民间财富,导致国家法定货币被百姓弃之不用。加之当时寺庙遍布,众多僧尼均依赖官府供给,中央财政负担沉重,让当时的皇上不得不考虑改革币制,以方便统治者能继续从民间搜刮财富,维持中央财政。

这时候已经到了唐代会昌年间。实际上,唐朝经济由于商品贸易的比重比较大,对货币已经非常依赖,以至于在八世纪末期,就已经将唐初实行的“租庸调制”改成了“两税制”,即从原来的用实物交税,变成一年两次用货币交税。此时,手上缺钱的唐武宗对各地寺庙圈地圈钱却让中央供养的行为很感冒,于是改变了武则天、李隆基时期大兴佛教的策略,诏令废灭天下佛教,拆废各地寺院,烧毁佛像等用以铸钱。

安史之乱后,扬州商品贸易迎来新的高峰,对合法货币的需求旺盛而迫切,所以对这一改革贯彻落实最为得力。主管扬州一带的淮南节度使李绅铸造了一种背面铸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以纪年号“会昌”,并把它进呈给中央政府。在这之前,虽然有些朝代的诸侯王也能铸钱,但和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有时难以分辨,如果地方出了不足值的钱上市流通,又无法追溯来源,就会造成币制的混乱。这次唐武宗一看扬州呈送的开元通宝,连声叫好,因为背后有记号,就能知道哪个地方谁发行的货币不符合中央规定了。

于是朝廷下令各地州郡仿效淮南的做法,铸造背面有记地文字的开元钱。这些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因铸造于唐代会昌年间,故通称之为“会昌开元”钱。背字古铜钱精妙绝伦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注:本网站所有内容作品来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1头条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备案号:粤ICP备17024501号

联系我们|www.t21.com.cn All Right Reserve 21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