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新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

  【编者按】1951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一天,由焦百顺、吴嘉祜等参与制作的直径为两米的大型国徽被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多年以来,参与制作国徽的往事,吴老从不向人提及。直到2012年,一位细心的小辈亲戚来家做客,发现吴老有个举动很惊奇,大家都在饭桌上吃饭,晚间七点新闻联播音乐一响,吴老放下饭碗,紧盯屏幕。儿女说,吴老总这样,但为啥都不清楚。在亲戚的追问下,这段往事被重新提及。

  2012年,中国工业博物馆开馆前决定仿制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寻到吴老让他作复制指导。时任中国工业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侯占山告诉记者,第一枚国徽是沈阳人的骄傲,有必要重新仿制。博物馆寻到了老工人,找到了沈阳贝雕厂全部按照传统制造技术做出的木模,然后按照国徽比例设计和当年的工艺,一比一制造。当时复制刚好进入第二道工序,也是最核心的工序——浇铸,当年已90岁的吴老准时来到现场,负责指导浇铸结束后的精加工,每道工序都按60多年前的做法完成,再经过喷漆和贴金,历时整整一个月,一枚按悬挂在天安门城楼同等规格复制出来的国徽,就这样被中国工业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在一楼设置了专门的展位进行展览。

  临别时,吴老依然握住记者的手,大声洪亮地为我们背诵着自己写的一首诗“国徽国徽闪金辉,我为国徽制银坯……”

  记忆镌刻在参与者的脑海中,骄傲也会停留在厂里其他工人的回忆中。

  1949年9月1日,19岁的张庆发从东北机械局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沈阳第一机床厂(当时叫沈阳第一机器厂)的第五制造场(相当于车间)。张庆发是木型工,亲眼见过工友们完成的国徽,骄傲依然在心。1952年,在供销科工作的他经常出差到北京,每次车路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都要自豪地和车上的人说一句:“这枚国徽是我们厂做的。”

  1956年,焦百顺到北京出席全国机械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他看到了天安门上那颗光芒四射的国徽。他是那么熟悉它。那金黄的麦穗上,有多少个麦粒;那崭亮的齿轮上有多少个齿牙,还有那五星……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颗国徽就是他和同伴们亲手铸的呀。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王远/文、王雁/摄、翻拍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注:本网站所有内容作品来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1头条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备案号:粤ICP备17024501号

联系我们|www.t21.com.cn All Right Reserve 21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