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坚守“地下龙宫”24载

【编者按】在茫茫大山深处,有一座神秘的“地下龙宫”,那里阳光不至,氧气稀缺。在战略导弹方阵,有一群“长剑卫士”,他们常年蛰伏深山,以洞库为家,以导弹为伴,甘守寂寞,甘愿奉献。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坚守巍巍青山,守护大国重器,火箭军某团高级工程师钟光森矢志导弹事业——

大山为证,此生只愿护长剑

■宁梓辰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宋海军

主人公心语:待到惊雷响起时,又悄然转身而去,继续回到洞库,我愿做这样的奉献者。

——钟光森

在茫茫大山深处,有一座神秘的“地下龙宫”,那里阳光不至,氧气稀缺。在战略导弹方阵,有一群“长剑卫士”,他们常年蛰伏深山,以洞库为家,以导弹为伴,甘守寂寞,甘愿奉献。

火箭军某团高级工程师钟光森就是其中一员。

人无脊梁不立,国无重器不硬。“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说得上话、说了硬气的国之重器。”1995年6月,“立志做钱学森式干部”的钟光森,从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导弹专业毕业,主动申请到大山里的导弹阵地。

从营区到阵地,蜿蜒数十公里山路,从阵地到洞库,上下千余级台阶,钟光森一走就是24载。在该团官兵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团宝”,洞库风水电、温湿度调控,他往往能“一口清”,导弹有个“头疼脑热”,他能手到病除。

到部队当年,钟光森一口气啃下导弹管理维修、导弹武器检测等20余本专业书籍,记录了30余万字学习笔记,成为团导弹专业技术尖子。第三年,团党委就对钟光森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某型导弹安全保护装置研制。钟光森创新性提出设计方案,成功研制出某导弹检测安全防护设备,大大提高了导弹操作的安全性能。次年,该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守护大国重器,就要有为国担当的魄力,危难关头站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钟光森时常告诫自己。一级军士长帖红军清楚记得,在一次导弹连续检测时,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注:本网站所有内容作品来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1头条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备案号:粤ICP备17024501号

联系我们|www.t21.com.cn All Right Reserve 21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