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921支队伍的777种解决方案

【编者按】(陈 曦、刘维训整理)

实验室离战场并不遥远

■院校组特等奖获得者 夏博远

4天3夜的军事建模竞赛时间里,我与两位参赛队友在老师指导下,从30多万条部队演习数据中,挖掘出诸多重要信息,第一次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作战部队的演训分析中,并因此获得特等奖,令人兴奋。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命题专家让我们带着建模成果,跟随她到部队去交流和推广应用。

那一刻,我的切身感受是:实验室与战场居然可以如此之近,我们的成果可以直接为部队战斗力服务了。

我们3人的研究方向都是装备体系建模分析与评估,也曾参加过一些相关的项目,但从来没有以真实部队演训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评估。当拿到30多万条装备运行数据的时候,我们心情之激动难以言表,就好像台下练了十年功,终于等到了登台的那一分钟。

竞赛中,我们通过数学建模,实现了定量分析部队演训时间、速度和组织效果,通过定量化描述刻画出了两场演训的综合效果,也通过可视化手段形象地展示了演训的过程。针对分析出的结果,我们还提出了一些推进实战化训练的建议。

身处校园,日复一日在实验室学习和研究,似乎真像有人说的那样:埋头啃理论,提笔写论文,战场却遥不可及。这次竞赛让我感受到,实验室与战场的距离表面上看似很远,但实际上实验室同样是打赢的“战场”,能打胜仗,我们也大有可为。

三大基本能力的聚合考察

■命题和阅卷专家 岳振军

我曾多次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各种数模竞赛,并参加了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命题工作。建模竞赛经过30多年发展,将信息时代科技人才必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聚合在了一起,符合教育改革潮流,也迎合了青年人探索未知、一展身手的好胜心。

建模竞赛中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最好只有最优。尽管不能保证每次建模竞赛都能为所提问题提供完美解决方案,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参赛者在竞赛中三四天时间里所迸发出来的灵感,的确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空间。

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关注学生成长、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关注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和前沿科技领域问题不同,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关注的是军事领域备战打仗的现实问题。集全军研究生教育之智,用定量化方法着力解决影响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是这项竞赛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竞赛专家组的遵循和追求。

此次竞赛采用的3道题目全部源于一线部队备战打仗的现实需求。在论文评阅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院校组的论文在研究问题时能努力贴近实战需求,部队组的论文能关注实际问题的科学原理,充分展示了科技兴军的蓬勃活力。

当然,与数学建模相比,军事建模还是一个新事物,竞赛本身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竞赛一定能成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加速器”、解决军事领域实际问题的“智慧库”。 责任编辑:王俊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注:本网站所有内容作品来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1头条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备案号:粤ICP备17024501号

联系我们|www.t21.com.cn All Right Reserve 21头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