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梁小民:他只留下了一部著作

【编者按】张先生写成《农业与工业化》时只有三十四岁,但他的学术生涯就停留在三十四岁之前,一生中再也没有超越三十四岁。一个才华横溢又勤奋不已的人,本能攀登更高的学术顶峰。但他的历史在以后不久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生在这里拐弯,无可奈何,又无法挽回。

1946年秋,应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先生之邀,被称为“哈佛三剑客”的张培刚、吴于廑、韩德培到武汉大学任教,分别主持经济系、历史系和法律系。其后张先生到美国联合国工作一段时间,又回到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张先生担任武大校务委员、总务长兼经济系主任,代理法学院院长,并兼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从这些任职来看,张先生受到了政府重视。

但不久,中国选择走苏联的道路,实行计划经济。张先生所学的经济学一无所用。同为哈佛博士的陈岱孙教授在刚建国时还天真地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有两重内容,一种是意识形态的,另一种是技术性的,前一种没用了,但后一种还有用(80年代后,陈先生仍坚持这一观点)。不过在当时是泼洗澡水把孩子也泼出去了。从此,张先生就远离了他钟爱的经济学,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由一个有为的青年变成了仍然有为的老人。

1953年1月,在院系调整中,张先生调至新组建的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担任建校规划委员会委员兼基建办主任。离开武大当时对他也许是一件幸事,那些在武大经济系的哈佛学生,如谭崇台和刘涤源后来都成了右派,一个改教英语,一个下放农村放牛,而张先生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安然度过。以后,张先生还教过政治经济学,“文革”中下放自然都不可避免。不过张先生是一个忠厚的长者,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都干得好。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几个年轻人与张先生一起在华工的校园内散步,我们都夸华工校园路修得好,树种得好。张先生笑眯眯地说:“这些都是我主持的。”张先生的夫人谭慧先生告诉我们,“文革”中在农村放牛时,别人的牛都瘦瘦的,只有张先生的牛胖胖的。直到1978年,张先生三十多年没有阅读经济学的文献,也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成为没有下文的一块丰碑。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注:本网站所有内容作品来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1头条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备案号:粤ICP备17024501号

联系我们|www.t21.com.cn All Right Reserve 21头条 版权所有